当前位置:
七旬老人要归乡 他们千里护送

信息来源: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日期:2025-02-20 09:0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我到家了,真的谢谢你们。”2月12日下午,在重庆北站,70岁的王奶奶握着绍兴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科长谢霄飞的手迟迟没有放开。这是一趟长达27小时的返乡之旅,从绍兴到重庆,跨越1800多公里,由绍兴市救助管理站的四位工作人员值守护送。抵达重庆,将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交给重庆市救助管理站前来接站的工作人员,谢霄飞及同事的护送工作就此结束。一个月的陪伴,如今迎来告别的时刻,彼此都有些不舍。“希望她回到家乡,能重新好好生活。”谢霄飞说。

王奶奶是重庆市渝中区人,来到绍兴打工已有20多年,期间依靠做些端菜、洗碗之类的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然而近几年来,她因突发脑梗多次住院,花光了全部积蓄。1月11日,王奶奶因为被房东劝退而流落街头,在街边不慎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无法动弹的她只好报警求助。在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警方很快将情况反馈给了市救助管理站。 “我们到现场时看到,奶奶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头发也梳得很服帖。虽然条件不好,但能看得出她是个用心生活的人。”谢霄飞告诉记者,当时在警察的协助下,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奶奶背上了车,送往市人民医院治疗,又寻回了老人的行李送到了医院。春节期间,站里还特意为老人请了护工照顾,工作人员们也时常会去探望。

由于王奶奶持有的是一代身份证,已经过期,光是查询身份信息就花了不少工夫,且病情一直无法稳定,最终在联系上重庆市救助管理站后,双方协调在年后将老人送回重庆救助。“在寻亲过程中发现她的家人始终联系不上,但考虑到老人想回家乡养老,我们还是尊重她的意愿。”谢霄飞说。

2月11日一早,经过治疗后的王奶奶情况已趋于稳定,但因无法久坐,返乡路上仍需要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定时为她喂食、喂药、换纸尿布等。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及随行物品较多,返程当天,市救助管理站一共派遣了四位护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拎着满满七大袋包裹,里面装着为奶奶准备的新衣服、配的药以及饼干、牛奶等路上吃的食物,老人身上还换上了工作人员买的新衣服。“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时隔多年,我们也希望她能漂漂亮亮地回到家乡。”谢霄飞说。

绍兴市救助管理站坚持兜底线、救急难的原则,切实筑牢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底线,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全年累计救助300余人,护送35名未成年人、精神异常、行动不便等特殊困难人员安全踏上回乡之路。今后,绍兴市救助管理站将继续落实“越关切”行动,深耕“党心护航 巢爱同行”党建品牌,扩大“瞭望哨”范围,深化救助服务内涵,为更多临时遇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让“越关切”行动成为绍兴民生保障的亮丽名片。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