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虞区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有利契机,重点挖掘上虞区红色地名中承载的党的奋斗历程和红色精神,积极讲好党史中的上虞地名故事,展示上虞红色文化、虞舜文化、孝德文化、东山文化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一、深挖红色地名资源。巩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全面查清全区地名文化信息情况并做好地名地址库的录入与维护工作,累计录入数据5284条,录入图片7289张,建立较为系统的地名文化信息库。其中挖掘了北撤会议旧址、许岙村、春晖中学、太平山等多个等红色地名100余条。借助学校、科研机构等地名研究专家、学者、民间爱好者的力量,组建上虞区红色地名文化研究专家团进行地名学术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资料考证等多种方式,挖掘、整理红色地名文化资源。组织“看红色地名 忆百年征程”原创图文征集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上虞优秀地名故事和地名摄影作品,共征集到红色地名故事31个,摄影作品近200份,含单幅和组照,涉及红色地名76个。
二、增强地名文化保护。以一“志”一“书”为基点,夯实地名文化成果,增加地名文化软实力。历时4年多,走访400余村(居),修编新版《上虞区地名志》,全志700页87万字,分区划沿革、政区地名、地名艺文等八大卷,收入地名及地名文化信息等千余条,是目前上虞区最具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地名相关类书籍。组织专业人士深入民间,广泛收集地名故事,从300余个挖掘到的民间故事中筛选出200个经过考证、有史可依的地名故事,汇编成书《上虞地名故事》,对地名的来历、故事等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对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名不副实等各类不规范地名进行专项整治,19处不规范地名、路名完成整改并统一更换公交站牌、交通指示牌,及时更新“天地图”和相关地图中的地名。鼓励各单位根据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命名道路、桥梁、住宅小区、建筑物等,提升“品质名城”城市形象,彰显地名力量。
三、厚植地名文化内涵。2021年6月15日-7月5日,组织“党史中的浙江地名——上虞篇”地名文化展,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出红色地名70余个,陈列展品200余件,累计参观人员达5000余人次,提升了上虞红色地名文化的影响力和舆论关注度。探索“互联网+地名”建设,建立地名地址数据库和数字门牌、数字路牌,采用电子地图和地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地名涵义由来、沿革传承等地名信息展示给市民,推动地名信息普及。创新地名宣传方式,围绕“传承红色地名文化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组织开展“红色地名”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上虞“红色基因”为主线,讲述上虞红色、虞舜、孝德、东山文化,守护城市记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