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虞区救助中心三步走,打造救助闭环

信息来源:上虞区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1-07 16:38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流浪人员救助中,常规的工作闭环,以流浪人员被顺利护送回家作为救助成功的标准。却往往忽略了流浪乞讨人员真正离家的原因,和返乡后重归正常生活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流浪人员实际困难,才能避免该类人员重复流浪情况的产生。针对这一情况,上虞区救助中心以三步走的模式,打造救助闭环。

一、追根溯源,建立失踪人员数据库。流浪乞讨人员中,很大比例存在精神疾病,或家庭问题等。人员失踪后,因为种种情况,导致被救助在外地,无法获取有效身份信息,而寻亲无果。上虞区救助中心以反向救助的模式,从源头上联系各村镇、社区,询问所属区域内失踪人员信息,由家属提供照片,在信息库内进行比对,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被救助信息筛查,进一步提高失踪人员寻回的可能性。

二、创新模式,打造全社会救助网。在日常巡查等常规的主动救助工作之外,在寒潮来临前,为保证所有流浪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上虞区救助中心积极探索全新的救助模式,与环卫集团合作,开展联合救助行动,并得到环卫集团的相应,由环卫工人与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联动,由点及面,在全区铺开一张救助网络。目前已完成首例成功救助案例。

三、长效追踪,护航救助人员回归路。被救助人员被护送返乡,一家团圆之后,所要面临的,是重新融入社会,如何开展正常生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上虞区救助站践行长效追踪机制,对救助成功的流浪乞讨人员,均进行定期的后续回访。针对不同原因的流浪问题,从根源上与村镇、社区协调解决。日前,上虞区救助中心联系慈溪救助站,展开了一次两地联合救援活动。在周巷公园,由上虞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离家二十余年的流浪人员戚国均,被母亲接回了家。而谈到后续的生活问题,母亲陶茉莉充满担忧。父母年事已高,而戚国均本人存在精神障碍,一家三口靠年近70的老母亲打零工度日,无力照料回家的戚国均。得知这一情况,上虞区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其所在村、镇,精神疾病治疗医院等,在询问核实其家庭情况后,及时与村镇相关负责同志对接其低保办理、并联系精神疾病治疗医院对其进行收治,提供医疗及生活照料,由低保费用来支付其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等。经过这一系列政策帮扶,流浪二十余年的戚国均终于能够结束漂泊,安稳度日。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